一、“白喪”和“歡喜喪”的區(qū)別 九十歲的老人仙世稱為“歡喜喪”,福州目前一般都是八十歲左右的老人過世,就當“歡喜喪”操辦!皻g喜喪”操辦要按喪家的要求,通常大門不掛白,以紅紙代替發(fā)喪,訃告也書寫在紅紙上。全家大小腰羈紅帶,登門憑吊的親戚朋友一律發(fā)紅布帶,而他們攜來的奠品如花圈、挽幛等也一律用紅紙書寫挽聯(lián)。 七十歲以下的人逝世稱為“白喪”,其發(fā)喪期間一般采用白色以表之喪事。 二、為逝者穿衣按先下后上、先里后外的原則進行穿著 遺體穿著時均為單數(shù),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,其上下必差兩件。衣褲皆不宜有口袋、紐扣,也不能有鐵的物品。一般用布條當扣,也稱“琵琶扣”。手套和襪子也只能用白布,腳下宜穿布底布鞋。但在套手套之前需在左手放生姜,右手放錢,以示死者人生已到盡頭,留錢給子孫后代之用。死者頭戴布質(zhì)小帽(男)或風帽(女),有的需要口戴口罩以防止細菌從口而出。 三、當老人逝世時喪家需要派人在大門口放鞭炮,大門口刷白(男左女右) 如“喜喪”用紅紙書寫,“白喪”用白紙書寫。在書寫報喪聯(lián)時整聯(lián)講究字數(shù)必須除四余一,就是“生、旺、死、絕”不能碰到“死、絕”,如:“X府XX老太爺(老夫人)喪事”,“事”字不能碰到“死、絕”,如逝者的丈夫或妻子有一方健在,刷白上方應加一小塊紅紙。 四、死者入棺也稱“入殮” 1、協(xié)助防腐整容技師做好遺體的清潔、更衣、防腐、化妝,并負責準備好“三棺帶”,“三棺帶”需按死者的身材大小剪(一般長度為1.5米以上),死者更衣完畢后,按喪屬的要求在死者“胸前、腰部、腿部”扎好“三棺帶”,其中需一條小布條梆死者腳掌(注意:扎“三棺帶”時要求一次性準確扎好)。 2、根據(jù)福州不同地區(qū)的喪葬習俗和不同的防腐措施提前做好“入殮”時的各項準備工作。 (1) 采用冰棺防腐。冰棺抵達現(xiàn)場,要與承運人做好交接手續(xù),并檢查冰棺的安全使用性能。向喪家說明冰棺使用注意事項,投入運作前應對電源等器材進行檢查,在冰棺里不需鋪大金,因出殯前移入紙棺才鋪大金。 (2) 采用針劑防腐。死者需直接“寄棺”的應事先了解確定使用衛(wèi)生棺的規(guī)格并提前調(diào)撥到位。事先在紙棺底部鋪上一層大金,并整齊擺放好棺底被和三角枕,指導協(xié)助喪屬做好遺體“入殮”。遺體從尸體移至紙棺時應提醒喪屬由長子抱頭、次子抱身,女婿抱腳輕輕放入忌諱碰撞。腳部要頂著紙棺下端,而后蓋上水被(不分男女)只露頭部面部遮蓋一張白張(一紙之隔),以示陰陽有別,但目前都用紅布遮蓋逝者臉部,等待親戚朋友趕來見面,親朋好友來憑吊時,喪屬需掀起紅布以供來者瞻仰。(冰棺防腐的,冰棺蓋上要剪2.5米的紅布遮蓋;針劑防腐的,遺體“寄棺”后要剪2米的紅布遮蓋在遺體的上方) 五、相關(guān)喪葬用品的作用 1、紙錢:燒給小鬼,讓死者在陰間一路走好 2、紙箔、大金:燒給死者在陰間用;也可鋪在衛(wèi)生棺內(nèi)隨死者帶走 3、香:不豎插,而是平插在裝沙的碗內(nèi),點燃的那一頭朝門口,意思是指一條路讓亡靈直走到陰間去 4、塔香:回龍時之用,以表香火不斷 5、孝男燭:老人過世時孝男點燃的燭 6、花燭:姻親所送之燭,通常點燃一半后熄滅由送花燭者帶回以示吉利 7、(1)麻衣:孝男(媳)穿、(2)黃衣:孝孫(媳)穿、(3)藍衣:曾孫穿、(4)紅衣:玄孫穿 8、孩兒杖:表示有幾個兒子給死者送葬,但有男女之分,死者為父親的,孩兒杖以杉柴木,逝者為母親的,孩兒杖以竹竿。持孩兒杖,男左手女右手以示區(qū)分 9、齊眉杖:死者為妻,其丈夫健在的,在為妻送葬時,丈夫需拿齊眉杖一路送行,以示仍在照顧她 10、四季花:靈前桌壽面之上和回龍時媳婦之用,各一對 11、小紅花:送葬隊伍中已結(jié)婚婦女在回龍時需佩帶 12、伙廚擔:其中一邊擺放一個鐵鍋,鐵鍋上放著稻谷點燃蚊香意味著香煙不斷,另一邊擺放一小桶的大米飯,飯上擺放熟蟹兩只(蟹需完整)兩個油炸的糯米糍、五谷、用紅頭繩將一副紅筷子系于桶四周,意味著豐衣足食、福壽雙全、吉祥如意。 13、百子千孫:每個孝男一對燈籠,表示子孫后代興旺發(fā)達 14、彩旗:走在送葬隊伍最前頭作為前引,(彩旗制作材料:一對帶竹葉的竹竿用紅布梆著),有幾個聯(lián)姻的便要舉幾個彩旗,彩旗越多說明姻親越多,家門人丁興旺 15、紅黑花:黑花在出殯前掛在死者遺像上方,回龍時將黑花換為紅花 16、面簍:如喪家中,有直系親屬沒有來送葬,按其身份佩帶喪服穿著加一副 筷子、一對四季花放于面簍上表示這個親屬也來給死者送葬 六、接到服務指令后,應著公司服裝以準備第一次到現(xiàn)場的用品,按指定時間抵達工作現(xiàn)場開展工作。 第一次所需準備物品:1)被面、棺底被;2)花圈若干面;3)白布、紅布;4)紅黑花;5)簽名冊、白板筆;6)紙錢、紙箔、大金;7)孝男燭;8)香;9)四季花、小紅花;10)靈堂布(架);11)靈堂桌布;12)工具包;13)路向牌(紙)、訃告牌(紙)14)挽聯(lián)紙(長、短);15)日本燈一套; 16)焚燒桶;17)音響、哀樂;18)采用針防需用紙棺、瞻仰臺;19)根據(jù)喪家需要帶的其它物品
|